我国首家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期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3〕813号),明确“连续运行一年以上”同时“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并形成正式评估报告”的试点具备“转正”条件。”山西省能源局、山西能监办12月22日发布《关于山西电力现货市场由试运行转正式运行的通知》,山西省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这意味着新一轮八年电力体制改革给予我们的意外之喜——年末“黑马” ,山西电力现货市场“转正突围”。
“无现货、不市场”,现货市场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电力还原商品属性的关键。
2017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17〕1453号)确定第一批省级现货试点,选择南方(以广东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东、福建、四川、甘肃等8个地区作为第一批试点。2021年,新增上海、江苏、安徽、辽宁等6个地区作为第二批试点,明确提出支持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加快研究京津冀、长三角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方案。截至目前,6个第一批现货试点已不间断结算试运行。面对一次能源供应紧张、寒潮高温等极端天气、新能源极端出力市场熔断山西用实践证明电力现货市场在发现电力价格、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绿色发展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淘沙见金,业内人士认为,山西电力现货“转正”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电力市场的效率和灵活性,更好地适应电力需求和供给的变化,提高社会净福利;二是有利于激发各类电源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促进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和消纳,助力“双碳”目标;三是有利于推动电力系统的改革和创新,加强电力市场的监管和服务,实现电力系统稳定安全。同时,其他几个不同电源和电力消费结构的现货市场试点也将陆续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将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发展路径。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对于山西电力现货市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山西电力现货市场是我国第一个实质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发展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现货市场的相关规则与开展方式应进一步完善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