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垃圾分类 共创文明新风
为了加强生活垃圾管理,改善城乡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日前举行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新版《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这是自2012年《条例》施行以来,本市首次对该《条例》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条例》首次明确,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并对个人违法投放垃圾的行为,实行教育和处罚相结合。违规投放的个人“屡教不改”,最高可处200元罚款。此外,要求餐馆、旅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并对“混装混运”现象加大了处罚力度。

五一劳动节前,公司所在大厦率先进行了宣传说明,5月1日起,新版《条例》正式实施后,在北京市工作居住的所有人员将迎来升级版垃圾分类的生活。北京的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分别对应绿色、蓝色、红色、灰色四种颜色的垃圾桶。
五一后上班第一天大家就看到大楼多处张贴或摆放了垃圾分类的标识、宣传语和分类说明;物业经理还每个单位进门进行详细宣传、细致说明物业的配套管理措施。为对应物业、小区收集垃圾的分类,每个单位或家庭也需对应准备好分类装送的工具,居民需要自行将生活垃圾分类后,投入对应的垃圾桶。但经过学习我们发现居民在家中准备“两桶一袋”即可,所谓“两桶”是指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一袋”是指可回收物收集袋。因为有害垃圾产量较少,不必单独设置垃圾桶或垃圾袋,投送时分开投送即可。
为配合北京市政府这一新政的实施,公司五一上班第一天就认真组织了专项垃圾分类知识的培训,并现场模拟多种垃圾分类测试,所有员工都分组参加了竞赛。大家学习非常认真,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与新正初心一样,就是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最大力度做好环境保护,垃圾分类也是更好地保护绿水青山的重要手段。我们提倡“垃圾分类,人人有责”,要求全员积极配合物业、小区和政府的要求,认真做好垃圾分类,共创文明新风!